在探讨一般高利贷利息是多少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高利贷的定义。高利贷其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它是民间对利息过高的借贷行为的一种俗称。正常来说,借贷双方可以自行约定借款的利息,但这种约定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根据2020年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举例来说,如果在某个时间点,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65%,那么此时合法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就是3.65%×4 = 14.6%。当借贷利息超过这个比例时,超过部分的利息就不受法律保护了。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人们会把超过法律保护上限的借贷认定为高利贷。也就是说,当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就很可能属于高利贷的范畴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法律对超过规定上限的利息不予保护,但本金以及合法范围内的利息,借款人还是需要偿还的。并且,高利贷可能伴随着暴力催收、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会给借款人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危害。所以在进行借贷活动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合法合规的借贷渠道,避免陷入高利贷的困境。